新顶点小说 > 老兵不死 > 0095 弓弩手

0095 弓弩手


  0095  弓弩手

  又一款武器的亮相引发了俄方参训队员们的极大兴趣,一个个都十分好奇地围着这个结构精巧的玩意看来看去。

  “什么啊?”

  “求给一个镜头。”

  “肯定是秘密武器!”

  见呼声如此之高,王亮示意孙为民给这款神秘武器来一个特写。

  顿时评论区又热闹了起来。

  “嗨,我当是啥呢,不就是弓弩嘛,至于让这帮外国大弟兄们如此大呼小叫的吗?难不成外国没有这玩意?”

  “是啊,早就已经是热兵器的时代了,怎么还把冷兵器给拿出来了?”

  “我们要看狙击步枪和重型火箭筒!”

  见网友们对弓弩十分不感冒,王亮笑了笑,对着镜头介绍道:“这个弓弩啊,是古代的一种冷兵器,是古代兵车战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步兵有效克制骑兵的一种武器。”

  “你们现在所看到的军用弓弩主要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机等部分组成。虽然弩的装填时间比弓长很多,但是它比弓的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命中率更高,对使用者的要求很高。”

  王亮顿了顿继续道:“弓弩作为冷兵器,射击时无火花,特别适合在油库等等易燃易爆环境下作战使用。在执行解救人质等需要隐蔽突击的作战任务中,弓弩也是特战队员进行近距离无声狙杀的有效攻击武器。”

  评论区。

  “涨姿势了,又学到了一个知识点。”

  “原来如此,顿悟了,是件不错的武器!”

  “以前就知道这玩意叫弓弩,没成想还有这么多的说道啊,厉害了!”

  “谢谢老首长科普,已经记到小本本上了,我会时常复习的。”

  王亮的介绍和讲解引来了网友的一片好评。

  当然,生活中总是有一些爱好胡乱指责他人而不通情达理的人。

  他们往往情商偏低,在事业上一事无成,把胡乱指责当成一种爱好,发展成为一种扭曲性格特征或心智能力。

  他们的名字呼之欲出!

  喷子。

  不喷不快,不喷就浑身难受的喷子。

  这种场合他们能不来凑个热闹吗?

  “切,先声明一下我不是针对王亮啊,勿喷!单就弓弩来讲,我就瞧不上这玩意,还对使用者有什么要求,有毛线要求啊,把箭搭上一扣扳机不就成了吗?小孩子都能玩得了,有什么了不起的。”

  “什么年代了还用弓弩,真磕碜。就这破玩意还好意思拿出来显摆?low!”

  “弓弩这个东西操作简单,适合文化水平不高的大头兵使用。”

  “现代战争的形式早就从传统的战场上短兵相接转变成高科技武器间的对决了,难不成拿把破弓就能打到米国去?我真不是喷子,我觉得在这么重要的中外合作演训的情境下,我们应该拿一些尖端武器出来,彰显一下大国实力。一把破弓,能干什么啊~”

  “表示无感,弓弩有什么好看的,溜了溜了,不看了。”

  当然,有性格扭曲的人只占少数。

  很快,这些负面评论便被一片骂声给淹没了。

  “不看算了,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

  “我觉得弓弩就不错,是,它的性能虽然比不上那些现代武器,但它在历史画卷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中国传统冷兵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遗忘掉它,做人总不能忘本不是吗?”

  “同意!喷子走开!”

  直播过程中王亮自然时刻关注着评论区的动态,他没有忘记直播的目的是什么。

  让广大网友们了解军人。

  了解军人的生活,了解军人的装备,了解军人是如何训练如何作战的。

  他们凭什么需要受到社会尊重?

  他们为什么要优先?

  我们为什么要尊重爱戴他们?

  让网友们明白这些才是王亮的最终目的。

  而这把小小的弓弩,显然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

  王亮脸上挂着笑容,点点头:“不错,刚刚那位同志讲的不无道理,通过弓弩把箭射出去,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小孩子也可以办得到。”

  “但你们可能不知道,在武警部队中,一个合格的弓弩手的培养需要花费两年的时间。弓弩手们每天除了完成日常训练科目之外还要额外完成吊哑铃、瞬间捕捉、单臂俯卧撑等训练,两年的时间,他们才能达到稳定期。才能真正地去执行任务,才有资格在任务中扣下扳机。”

  在王亮的示意下武警中尉将本队的弓弩手集合了起来,进行训练演示。

  “集合!”

  “听我口令!”

  “一组,挂水壶!”

  “是!”

  “二组,吊哑铃!”

  “是!”

  “三组,垒弹壳!”

  “是!”

  弓弩手们领到各自的任务之后便展开了训练,这对于他们来讲,早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王亮来到了战士们的身旁同时道:“弓弩手的任务是近距离无声射击,与歹徒正面交锋,射击技术比狙击手要求更高,要想成为一名一剑封喉的弓弩手,必须经过严苛选拔和高强度的训练。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下战士们正在进行的训练。”

  紧接着孙为民把画面给到了战士们。

  “这是据弓弩训练,弓弩本身的重量四公斤,加上灌满水的水壶,重量至少要五公斤。不同于据枪,据弓弩没有肩膀可以抵。此训练的目的是增加操作武器的稳定性。”

  “这是吊哑铃训练,五公斤的哑铃每次必须用食指来垂吊两分钟。”

  “这是垒弹壳,目的是为了训练战士的耐心。”

  出现在直播画面里的战士们虽然戴着防寒面罩,但网友们依然可以看到他们在咬牙。

  几公斤,或许听起来并不重。

  但真正上手,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战士们努力保持着稳定。

  抖手?

  不存在的。

  王亮道:“知道他们为什么在坚持吗?因为他们必须要做到百发百中。如果在训练中松懈了,在将来营救人质的行动中一定会出现差错的!他们没有失误的机会!他们的平均年龄不过二十岁!他们用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来做这些,为的是什么?!”

  


  (https://www.xddxs.net/read/10624/395211793.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