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 女主一心搞事业[快穿]在线 > 第318章 318白月光

第318章 318白月光


望楼村的孕妇数量是附近这一片的村子中最多的,  全村总人口524人,孕妇就占了接近三分之一,有106人。

        这些孕妇有一半以上不去市医院建档产检。

        之前元锦和邱亚楠来村里,  给需要做白内障手术的老人做登记,这些孕妇全躲在家里不出声,  随便她们怎么拍门都不应。

        刚才车子一进村,  聚在村口聊天的老人就往家跑,  估计消息很快就传遍全村。

        那俩人贩子在村里开了四年的黑诊所,  村里有一套他们知晓的消息传递方式。

        “跑的还挺快。”赵阿婆拿起挂在脖子上的老花镜戴上,  伸手从元锦手里把孕妇名单拿过去翻了翻,回头跟其他阿婆说,  “跟我走。”

        几个阿婆马上挺起腰杆,跟着赵阿婆大步进村。

        元锦和邱亚楠走在后面,看着阿婆们佝偻着背,  步伐却依然虎虎生风的背影,  心底溢满了感动。

        这些阿婆哪怕上了年纪,  也在用她们的方式,保护她们这些后辈。

        就像招魂铃的姑娘们那样,  哪怕自己有可能魂飞魄散,  也要把生的希望让给比自己更小的弟弟妹妹们。

        冥王要她送空无名之渊的亡魂,  难道是希望她能有更多的人性,而不是只是一个没有七情六欲的亡魂?

        她进过无数的小世界,这还是头一次被人当成弱者保护。

        而保护她的人,  是一群不服老的婆婆。

        “我决定在卫生所多待几年。”邱亚楠深深吸了一口气,压住涌动胸口的热血,“卫生所开门到现在,阿婆们对我非常照顾,  我希望她们健健康康的多活几年,多享福。”

        她在卫生所这几年工作中,村民们从一开始的不信任到配合,对她也挺好。

        但是没有这一刻让她觉得,这里的人如此可爱。

        就因为她们受了委屈,这些年纪加起来好几百岁的阿婆们站出来,告诉她们不用怕,还有我们在。

        她可能不是最好的驻村医生,但她会努力走下去,让阿婆们不舒服的时候能马上吃上药,缓解痛苦,让她们尽早恢复健康。

        “我也希望她们能多享福。”元锦脸上绽开笑容,“走吧,我们不能躲在阿婆们身后,得站出来改变这里。”

        邱亚博也笑起来,重重点头。

        走到第一个孕妇家门外,赵阿婆上去拍了拍门,发现大门已经拴上,火大喊话,“再不把门打开,我们就翻墙进去。”

        元锦摸了摸鼻子,走到赵阿婆身边朗声道,“有人在吗,我们是文岭村卫生所的医生,过来给你们发产检通知。”

        赵阿婆年纪大了,可不能让她真的翻墙进去。

        “开门,我知道里面有人。”赵阿婆再次用力拍门,语气也愈发严厉起来,“陈老四你再不开门我可要喊了。”

        赵阿婆说完这句话,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两位年纪跟赵阿婆差不多老人,干巴巴地请她们进去。

        元锦唇角弯了弯,跟在赵阿婆身后先进去。

        上次过来,她和邱亚楠喊到喉咙发干也没人给她们开门,仿佛她们是什么瘟疫一样。

        赵阿婆在这一带的威望果然不低,一句话里面的人就把门开了。

        “什么年代了,还追生儿子,你们家养那么多儿子也没见哪个出息,没见哪个儿子比姑娘强。”赵阿婆进门就开骂,“人家医生辛辛苦苦从省城下来做手术,你们眼睛都要瞎了躲着不登记,回头被媳妇嫌弃又要哭。”

        两位老人脸上的笑容僵了僵,去拿来凳子请赵阿婆坐下。

        “做产检要钱又不是免费做,国家又没规定不做产检不给生。”屋里人估计是听不下去,有些气恼地反驳赵阿婆,“我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没碍着谁。”

        “是没碍着谁,生出个傻子也是你们自己选的。你们村这几年出生的全是儿子,不做产检的生了五六个畸形儿,我没说错吧。”赵阿婆冷哼,“你别以为自己不会倒霉,孩子什么样不检查谁都看不到,谁也不清楚那神棍给你们吃的是什么玩意。”

        屋里安静下去,过了会赵家孙媳妇开门出来,心虚走到赵阿婆面前认错,“阿婆我错了,那个神医给的药真有问题啊?”

        村里这几年凡是新出生的孩子都是儿子,也真像阿婆说的那样,有不健康的孩子。

        大家都是去神医家里做检查,吃神医给的药怀儿子。

        她想生儿子但不想生个傻子出来。

        “他没问题警察能抓他?这一片就你们村出生的傻子最多,什么原因还要我说。”赵阿婆没好气,“好好登记,去市医院建档做产检,孩子不健康你们一辈子都要跟着受苦。”

        赵家孙媳妇紧张起来,转头看着元锦艰难开口,“孩子已经四个月,现在去做产检,能看出来孩子是不是健康的吧?”

        “能看出来,到了医院医生会告诉你们哪些项目需要做。”元锦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笑容,解释道,“很多先天性疾病,做产检的时候能检查出来,孩子是否畸形也能检查出来。”

        她们之前一直去人贩子那做检查,人贩子只想让她们生儿子,健不健康根本不会说。

        这也是为什么望楼村的新生儿,出现畸形的数量比别村高的原因。

        至于他们吃的生子药,就是面粉加糖浆,危害倒是不大。

        “那我明天就去做产检。”赵家孙媳妇吁出一口气,“我不想养个傻儿子。”

        村里有生下来没有五指的孩子,也有生下来不会哭不会闹,听不到声音的孩子,大家都没当回事。

        “你们的信息我们已经上传到市医院,你去办张卡,听引导员的安排去挂号就行。”元锦从赵阿婆手里拿回登记表,笑道,“不用担心,做产检是为了提早发现孩子是否有问题,正常来说,孩子不健康的几率不大。”

        这边没有化工污染,没有家族遗传又不乱服药的情况下,孩子大多都很健康。

        “知道了。昨天实在是不好意思,听说是你报警把神医给抓走的,大家都很生气。”赵家孙媳妇扯了扯嘴角,难为情的语气,“神医没被抓之前,我们村很多人怀孕都不去做产检,省钱。”

        有些生孩子都是在神医家里生的。

        “产检的钱不能省,为了孩子的健康,该做的检查一样都不能少。”元锦拿笔在她的名字后面打了个勾,叮嘱道,“上午去产检的人比较多,你们如果不想等,下午再去排队的人会少一点。”

        市医院的妇产科主要负责全市乡镇孕妇的产检工作,在市医院做产检生产也去市医院,生产后可以申请五百块的优生奖金。

        去其他的医院也行,看个人选择。

        市医院的优生奖金是一家慈善机构提供的补贴,没说什么时候不能领,目前是还能申请。

        元锦将市医院的产检、生产宣传单递给她,“这是产检的宣传单,你有时间就看看他们医院介绍,以及一些生产方面的优惠和奖励。”

        “谢谢。”赵家孙媳妇拿过宣传单,难为情开口,“我奶奶的眼睛白内障有点严重,还能报名做免费手术吧?”

        因为神医被抓的事,大家都说文岭村卫生所新来的牧医生没安好心,免费手术说着好听,估计去了要花好大一笔钱。

        一个人这么说就算了,全村的人都这么说,大家开始确信真有这么回事。

        “小牧医生,还能登记吧?”赵阿婆也看着元锦。

        “可以,到时候定点医院的名单出来,我们再通知一次。”元锦提笔做登记。

        邱亚楠和另外几个阿婆坐在一旁,脸上都挂着满意的笑容。

        从赵家出去,赵阿婆甩了下袖子,骄傲地跟元锦说,“有我老婆子在,我看哪家敢不开门。”

        “阿婆宝刀未老。”元锦笑着夸她。

        赵阿婆自己也笑起来,领着她们去下一家。

        第一家顺利进门,后面的就变得容易多了。

        全村的孕妇通知到位,补登需要做白内障手术的老人名单,全部完成还不到中午12点。

        赵阿婆背着手走在前面,小声跟元锦闲聊,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另外几位阿婆心情也很好,路上跟邱亚楠说了很多她们年轻时候的事。从分田到户到国家免交公粮,再到出门打工潮等等,她们一路走过来见证了许多的政策变化,也见证了发展。

        邱亚楠听着阿婆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过往,心中感慨万千。

        希望将来她老了的时候,也能这么跟晚辈说一串的故事。

        ……

        望楼村的工作做到位,附近八个村子的孕妇登记、患有白内障的老人登记,全部完成。

        通知孩子们打疫苗的事也差不多该提上日程。

        有了赵阿婆的婆婆团宣传,来村卫生所问诊的老人和年轻人逐渐变多。元锦针对老人们不同的需求,开了不同的调养方子熬煮中药让他们服用。

        期末成绩出来后,学校的装修也正式开工。

        民宿陆续有游客过来,学生们在民宿练习传统乐器的视频,零星出现在网络上。

        元锦看时机差不多,设备一到就通知所有的学生,准备穿汉服演奏。

        燕芝兰也定好了旅游的路线,打算等所有的学生打完疫苗,就带着他们去海边旅游带他们去赶海。

        正式开拍这天早上,元锦给笑笑喂完奶,埋头写驻村医生工作总结,基金会的副会长打来电话。说有个导演要向基金会捐款,该导演的助理已经磨了近一个月,他拒绝了好多次对方都不放弃。

        “这名导演是不是姓闻?”元锦一下子想到闻君庭,语气淡漠,“他要捐多少?”

        她在任何一个小世界的基金会都不进行募捐,不是因为担心功德被分走,而是没工夫去应付网友的挑刺。

        一旦接受外部捐款,这些钱做了什么就必须公开明细。

        闻君庭是明星导演粉丝很多,捐了款,他的粉丝会要求基金会提供明细。看到基金会拿钱补贴医生,估计能将基金会骂上热搜。

        医生的工资都这么高了,凭什么补贴他们。

        “对方的助理说,第一笔资金大概有五个亿。”副会长摸不准她的心思,语气里多了些许狐疑,“要接受吗?”

        “不接受,你直接回绝他们,就说我们基金会没有对外募捐的打算,他们真想做善事就自己去做。”元锦的语气缓和下来,听着没那么严肃,“基金会目前不缺钱。”

        “那我回绝他了。”副会长笑起来,“助学项目开展的比较顺利,不过有几个比较麻烦的,需要请示你。”

        “嗯,你说。”元锦伸手将笔记本电脑拉过来,打开软件新建文档,等他汇报。

        副会长估计是在找申请资料,过了一会才再次开口,“是这样的,我们收到几份特别的申请,经过核实,这些申请人确实生活困难,但是她们的年纪已经超出我们的资助范围,且都是离异的单亲妈妈。”

        离异的单亲妈妈?元锦愣了下,“她们申请的理由是什么,你把申请资料转过来给我。”

        基金会的资助对象是25岁以下所有的学生,不管是大学还是没有上学,只要是有心想去学技术或者继续上学,基金会都会帮他们想办法安排。

        网站开通至今,所有的申请人当中,初中毕业后没继续求学的学生占了大多数。

        副会长很快将申请资料转过来。

        元锦放下手机打开那些资料慢慢往下看。

        一共20份申请资料,年纪都在20岁以上25岁以下,共同点是离异单亲。她们在申请书上说,因为没能继续求学,早早结婚生子又离婚单过。

        看到基金会资助项目,于是试着申请资助,去学习一门能养活自己的手艺。

        她们当中,有人在准备成人高考,有人在准备普通高考,每天除了工作外都在不停地学习,希望能改变现状。

        然而她们的学历太低,又要养孩子,努力似乎也看不到任何希望,因此才大胆求助。

        她们之间似乎有联系,每个人都写了一份借款保证书,保证学会手艺或者考到相应的职业证书后,会把钱还给基金会。

        元锦看完所有的申请资料,拿起手机跟副会长说,“劳动局每年都有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你给她们回复过去,告诉她们国家有这个政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申请。如果特别想要读书,基金会也可以资助,但是要和她们签协议。”

        20个单亲妈妈的读书学习费用,基金会出得起,签协议是防止有人拿到钱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写个申请就有钱拿有人给安排好一切,会让打消人的斗志。

        真心想要改变命运的人,压力再大都会咬牙往前走。

        “行,我马上安排下去。”副会长如释重负,“驻村医生项目不好推进的部分,是专业医生下乡。我们去走访了一些专业医生,他们普遍觉得补贴不够高,离开后再回来有被边缘化的风险。”

        “担心被原单位边缘化?”元锦捏了下眉心,语气又变得严肃起来,“我一会找卫健委的主任谈谈。”

        东城不少的医院都要求,考职称得有到社区医院或者乡镇医院服务三个月的经历。现在增加了到社区医院和乡镇医院的支援名额,还有补贴,报名的人反反倒少,中间怕是有信息差。

        结束跟副会长的通话,元锦琢磨了一阵,给律师发消息。

        律师很快回复过来:刚准备给你打电话,你同学的判决结果出来了,判一缓二。

        没能无罪释放,看来是有铁证证明她故意杀人未遂。元锦抿着唇给律师又发了一条:这个结果我没有任何意见,辛苦你跟了这么久,他们要上诉就上诉,我们不参与。

        律师发了个明白的表情包过来。

        元锦关了窗口,在通讯录翻出原身同事的账号,发消息过去询问支援社区、乡村医疗建设项目,没人报名是怎么回事。

        同事估计是在忙,过了两分钟才回她:我们院里私下有人说,谁参加这个项目以后就别指望升职,其他的医院也有这样的传言。都在说,你的基金会没有钱,报名后拿不到补贴服务结束回原单位,也不会被重用。

        元锦看完同事发来的消息,黛眉微扬。

        消息估计跟陈家人有关?陈悦宜没能无罪释放,他们一定会上诉。这种传言没出处,就算知道跟他们家有关,也不好处理。

        得打破谣言才行。

        元锦靠向椅背,眯着眼思索片刻,打给卫健委的主任。

        基金会跟他们合作的项目,关系到他们的政绩和仕途,这种不敢明着说的传言,受影响的人可不是自己。

        电话接通,元锦先问了下支援医生的报名数量,得到答案后故作不解,“报名的人数少,会不会是因为医生担心下乡支援回去后,评职称和升职都会受到影响?毕竟我们定的时间有点长。”

        “这不可能,我们明确说过下乡支援是国家的大方向,有志于下乡支援乡村医疗建设的医生,会优先考虑提拔。”主任反驳后,估计是听出来她话里有话,语气登时严厉起来,“你那边是不是有什么消息。”

        “是有一点消息,因为没证实我也不好说是不是有这么回事。”元锦脸上绽开浅浅的笑容,解释道,“这段时间,我经常往南桥市的各家医院跑。听医生们说,凡是报名参加这次下乡支援的医生,会拿不到补贴,结束支援回去也不会被重用。”

        “还有这种传言?简直是胡闹。”主任的语气缓和下来,“你放心,这事不管跟陈家有没有关系,我们都不会纵容这样的谣言,继续传播下去。”

        “我也没证据证明谣言跟陈教授有关。”元锦摆出一副无辜的语气,“而且这事我也不好出面解决。报名的时间已经不剩几天,项目启动没医生参与,你们的压力也很大吧。”

        主任沉默片刻,说了句明白了,笑着挂断电话。

        元锦舒服地往后靠了靠,放下手机,抬眼看向换上汉服的学生们。

        她设计的汉服以唐风为主,为了拍摄得更好看,特意从市里请了化妆老师来给小姑娘们梳头化妆。

        从乐器运过来,小姑娘们就等着这一天。

        “牧老师。”几个小姑娘一蹦一跳地挽着裙子跑到她面前,笑嘻嘻行礼,“我们像不像小仙女。”

        “像。”元锦含笑点头,“是天上下来的小仙女,学习好,乐器也学得好。”

        小姑娘们都害羞起来,捂着脸咯咯笑。

        “你们就是小仙女呀。”燕芝兰和叶语也穿着汉服出来,身后跟着李小二他们。

        三个班差不多一百个孩子都穿上汉服后,看着有模有样。

        为了让他们学习协奏,元锦在每个人的乐器上都做了方便他们记谱子的记号,那首曲子什么时候开始演奏,都在记号上。

        “拿好你们的乐器,我们要开拍了。”元锦走到摄影机后面,抬手做手势,“男生不要驼背,女生不要抱在一块。”

        大家嘻嘻哈哈散开,开心拿起各自的乐器,乖乖坐好。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看牧老师穿仙女服?”燕芝兰带着学生们起哄,“想看的举手。”

        大家齐刷刷举手,就连在一旁看热闹的楼砚沼也笑着举起手。

        “我们的牧老师是最美的仙女,我想看牧老师穿仙女服。”叶语抬手在嘴边圈成喇叭,喊完了马上举手,“想看的举手。”

        来这边支教三年,村里还从来没这么热闹过。

        “我也想看。”邱亚楠也跟着大声起哄。

        她喊完了,赵阿婆她们也跟着喊,不一会院子里到处都是举高高的手。

        元锦笑了下,慢慢站直起来,“行,我也去换上。”

        大家开心鼓掌。

        元锦进屋去换衣服,不下地的村民陆续过来看热闹,没人注意到有一队车队进了村子,停在民宿不远处也架起了摄像机。

        闻君庭戴着太阳镜躲在阴影底下,手心逐渐开始发潮。

        他要捐款的要求被拒绝了,还拒绝的特别彻底。基金会的副会长,直接发来一张他们基金会的账户余额。

        上面数字是他要捐款的数目的……十倍。

        他头一次觉得自己好穷。


  (https://www.xddxs.net/read/3000101/7994409.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