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 剪辑十大忠臣,各大帝王起立李白才不白 > 205.第205章 郭子仪之善终

205.第205章 郭子仪之善终


天幕之上,

    郭子仪身边妻妾成群,莺莺燕燕,终有一日,他思绪万千,脑海中仿佛陷入了某种回忆。

    一生匆匆,半世飘零。

    离世前,再看一眼,心存善念。

    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看来离辞世不远了。

    临终之前,郭子仪淡淡的说道,

    “吾,郭子仪,赢得生前身后万世之名,此生再无遗憾。”

    天幕之上最终是欢喜的结局,

    公元781年,享年85岁。

    郭子仪去世,得以善终。

    盛唐名将郭子仪!

    【回顾郭子仪的一生!

    郭子仪四十岁时任朔方节度使,手握十万精兵。

    安史之乱爆发后,任副宰相兼兵部尚书。

    收复长安后,加司徒官衔,封代国公。

    公元758年,进位中书令,成为真正的宰相。

    公元762年,郭子仪又因功进封汾陽郡王。

    公元779年,郭子仪被皇帝尊称为“尚父”,再加太尉官衔。

    公元781年,郭子仪去世,朝廷赠太师官衔,谥号“忠武”。

    并且后世史书赞曰:

    “功高盖主主不疑,权倾朝野臣不忌”。】

    郭子仪在安史之乱中担任了平叛军主帅,他率领军队在河北、河南、山西等地与叛军展开激战。

    他善于运用谋略,多次以少胜多,取得了许多重大的胜利。

    在战斗中,他不畏艰险,身先士卒,鼓舞士气,让士兵们感到了他的关怀和信任。

    除了在战场上表现出色,郭子仪还是一位善于治理国家的良臣。

    他主张宽刑减税,重视农业生产和文化教育,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贡献。

    汾阳王郭子仪,他有平安史之乱之大功,拥有天下兵权,但却成为四代帝王的肱骨之臣,

    宠辱不惊,安然无事的活到八十五岁寿终正寝,留下千古佳话。

    郭子仪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

    是名副其实的七朝元老,大唐的中兴之将,古之罕有。

    郭子仪虽然功劳很高,又在乱世掌握军权,但他做人非常的随和低调,从来不恃宠而骄。

    他虽是武将出身,但却比许多文官都要精明,深谙韬晦之道。

    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心态和处事原则,才使他获得了朝堂上奸佞的心悦诚服、他也看透了居上位者的敏感心思,

    从不在此问题上犯哪怕一点忌讳,才得以在暗流涌动、是是非非的庙堂上善终。

    天幕之下,各大帝王纷纷评价,

    秦始皇嬴政笑道,

    “好,终于有一个善始善终的忠臣了,郭子仪,不错,不错啊!”

    汉武帝刘彻评价道,

    “郭子仪,不愧是忠臣良将,七朝老臣,再造大唐之功!

    古往今来,少有人能与之媲美。”

    汉朝烈帝刘备评价道,

    “哈哈哈,幸好我有诸葛孔明,不然非得嫉妒大唐的这些君主们。”

    唐太宗李世民,

    “自古大臣出将入相,为国安危者,必有忠诚之德,经世之才,有以扶危安邦定国;

    然后立非常之功,万世之业,汉之孔明,唐之子仪,信其人也。

    二公以忠正老成,为当世人望,加以非常之才功盖天下,是故亮殁而汉亡,子仪存而唐复。”

    李世民一生都非常推崇诸葛亮,这是他的偶像。

    当他看到郭子仪之后,忍不住将郭子仪和诸葛丞相将相提并论。

    ……

    再回到郭子仪,颜真卿,张巡所在的大唐。

    大唐。

    唐玄宗李隆基披上了战甲,那个神龙政变时,意气风发的皇太子回来了!

    张巡,颜真卿,郭子仪!

    这三位被天幕盘点的名城忠臣齐聚于朝堂,

    并且大唐的名将都来了!

    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

    稍微再往后站一点的就是李光弼。

    次一点就是陌刀军李嗣业这的样的猛将,这样的猛将都挤不进前排。

    在所有人最前面的那个人物,吸引着大部分人的目光。

    那便是大唐的军神王忠嗣!

    王忠嗣虽然被贬为地方太守,可他余威尚存,郭子仪、李光弼这些人都曾是他的下属。

    咝!

    王忠嗣出场的时候,大唐的这些名将们都不由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哪怕是高仙芝,在对方面前也只是个弟弟。

    众人没有想到,对方居然还有起复的可能。

    哥舒翰记得第一次见到王忠嗣的时候,就被这位盛唐第一名将身上的自信、从容,以及强大如山岳般的气势所震慑住。

    仿佛只要有他在,无论唐军身处何等绝境,都能击败敌人。

    可是眼前的这个人,却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神采。

    他明明才四十出头,看起来却仿佛已经花甲之年。

    他的身形就像一张薄薄的纸,只需要一阵风就能将他吹到任何一个地方。

    因为遭到李隆基的猜忌而郁郁寡欢,用不了几年功夫,这位名将就会凋零。

    可是,李隆基却将其召回了。

    李隆基轻轻拍了拍王忠嗣,对方却是一脸的平静,一副失落到绝望的表情。

    “忠嗣,你还在怨着朕?”

    “臣,不敢!”

    “是不敢,却不是没有!”

    “臣,死罪。”

    王忠嗣还是那么骄傲,从不曾低头。

    李隆基笑着摇了摇头,指着旁边的郭子仪说道,

    “若你的性子像郭子仪,怕是能成为我大唐的名王!为大唐立下更多的功勋。

    莫非还在埋怨石堡城之战?”

    “他们每一个人都为大唐付出了生命!

    而你呢?你是天子,你是只需要坐在长安城的皇宫里,

    你不需要拿着刀剑去杀敌,不用担心敌人的箭矢飞过来射中你的身体!”

    “你同李林甫、董延光这些人,有什么区别?”

    王忠嗣心中对轻谈战事的李隆基,充满了愤怒,哪怕他是天子。

    宁折不弯,这就是他王忠嗣。

    李隆基想打石城堡,王忠嗣认为那个地方太过险要,强攻会死很多人,应该花时间在附近修建一个战略要地。

    但李隆基却不高兴,非要强攻,这个时候董延光为了往上爬,就自告奋勇,说石城堡小菜一碟。

    结果就是董延光几乎全军覆没,王忠嗣就此事被李林甫陷害,被贬为太守。

    事实也证明王忠嗣是对的,后来哥舒翰统帅六万多唐军强攻石城堡,虽说勉强拿下了石城堡,但唐军战死数万人之多。

    “是朕错了!”

    “朕这些年做了太多的错事,长安的荣耀盛世,太平景象,蒙蔽了朕的双眼。”

    “朕应该向你道歉。”

    李隆基说出了一番惊世骇俗的话,哥舒翰高仙芝这些名将们忍住了,

    颜真卿,张巡,郭子仪等人不敢置信的看着李隆基。

    王忠嗣满腔的怒火也是戛然而止,仿佛被一盆冷水浇灭,天子居然道歉了?

    天子也会有错?

    不,关键是这天子居然认识到自己错了?莫不是在哄骗他吧,还是说这是什么缓兵之计?

    王忠嗣呆麻住了。

    李隆基又缓缓的吐出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消息,

    “朕,即日起,便会下罪己诏,传檄天下州郡府县。”

    (本章完)


  (https://www.xddxs.net/read/3157877/11110949.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