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 剪辑十大忠臣,各大帝王起立免费阅读小说 > 183.第183章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张大将军

183.第183章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张大将军


第183章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张大将军

    天幕之上,简单的做了一段背景介绍!

    北方的突厥一直蠢蠢欲动,图谋恢复祖先的霸业和荣光。

    突厥被打下去后,又冒出回纥来补刀。

    东北方有契丹在谋求地域霸权。

    青藏高原上的吐蕃也正值鼎盛时期,他们走下雪山,积极探索四川、新疆的新世界。

    为了守护疆土,大唐必须维持庞大的常备军。

    崩溃的府兵早已不能为国争光,甚至连保卫长安都做不到,

    于是,延续200年的府兵制被彻底抛弃,大唐实行募兵制。

    这其中有一个问题。

    府兵制下,装备需要士兵自己准备,国家是不管的。

    但是募兵制就不同了,国家需要准备好刀枪、马匹、粮食来武装士兵。

    唐朝可怜的财政收入,根本不足以维持庞大的常备军。

    不过不要紧,不给钱可以给政策嘛。

    在开元、天宝年间,李隆基先后设立十个节度使。

    每一个节度使都相当于军区司令,其实也没什么稀罕的。

    可是朝廷没有多余军费,只能允许节度使在辖区内收税。

    为了保障军队管理权和财政权,朝廷又把地方监察权赋予节度使。

    军权、财权、监察权集于一身,节度使已经是土皇帝。

    旧秩序已经崩溃,李隆基又没有能力建立新秩序,只能对破损的旧秩序修修补补,节度使就是一块大补丁。

    大唐内部的补丁也很多。

    要想让长安摆脱饥饿,就必须重新疏通水利,才能让江南的粮食运到关中,这个无底洞需要无数钱。

    皇帝亲军、中原驻军虽然打仗不行,但也是一群吞金兽。

    李隆基和杨玉环长年累月的撒狗粮,不要钱?

    再加上奢靡的宫廷、腐败的朝堂、迷醉的社会,繁花似锦的盛世中总是飘荡着一股霉味。

    而维持这一切的,只有日渐缩小的税基。

    为什么李林甫能专权19年、杨国忠可以爬到宰相高位,绝不仅仅是搞斗争和裙带关系换来的,只有一个原因:

    他们能在老百姓身上压榨到钱。

    和其他将军不同,安禄山的情商也很高。

    他不仅作战勇猛,还特别会来事。

    搜刮的军费、战利品经常被送入朝中,上至皇帝宰相,下至中层官员,基本都收过安禄山的好处。

    有能力、高情商、又有政策红利,安禄山成为风口上的猪。

    直到755年,安禄山已经是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全方位负责大唐东北方的战争。

    而大唐也只有十个节度使。

    也就是说,安禄山麾下有大唐三分之一的兵马。

    历史到这里已经很明朗了:

    国有土地制度崩溃,导致国家财政体系永远不健康,和兵役制度的涣散。

    为了应付复杂的边境战争,李隆基不得不把军事、财政、监察权力赋予节度使,培养了一堆土皇帝。

    朝廷为了挽救财政危机,不得不让李林甫、杨国忠独掌相权,才能集中力量捞钱。

    李隆基的本意是玩跷跷板,让宰相和节度使相互制衡,自己高高在上充当裁判。

    可这样的模式,玩崩盘是迟早的事。

    人一旦尝到权力的甜味,就很难放下。

    李林甫死的早,算是得了善终,杨国忠就不一样了。

    他仅仅做了三年宰相,迫切需要建立功劳来证明自己,安禄山就是最大的肥肉。

    安禄山坐拥东北,早已培养了嫡系小弟。

    李林甫手腕高超、资历深厚,足以让他感动恐惧,可杨国忠算什么东西?想拿我当垫脚石,看我不先干死你。

    该来的,终于来了。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安史之乱,把大唐腰斩为两段。

    那个让人只敢谈复兴、而不敢说超越的大唐盛世,永远留在历史的刻痕中,越来越梦幻。

    唐玄宗李隆基之前的大唐才配称之为大唐,李隆基之后的大唐,空有国名而无国基。

    靠着太宗李世民的名声苟延残喘了一百多年,最后被扫进了历史的尘埃里,悄无声息。

    ……

    天幕上雄浑的声音传来!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冬,安史之乱爆发。

    数月后,安禄山就攻陷东都洛阳,称帝,国号为“大燕”。

    由于大唐王朝承平日久,而安禄山早有反意,声势浩大,

    于是一些州县的太守、县令早被燕军的气势吓得手足无措,望风而降。

    天宝十五载,燕军将领张通晤攻陷宋、曹等州,谯县太守杨万石投降燕军,而真源县正是在谯郡地内。

    杨万石降敌后,又逼张巡为长史,并令其向西接应燕军。

    张巡得知后很气愤,率吏民大哭于真源玄元皇帝祠,然后起兵对抗燕军,响应的有千余人。】

    这时的雍丘县令令狐潮已经率全县投向燕军。

    燕军任令狐潮为军将,率兵向东驰援襄邑。

    令狐潮击败在襄邑的淮阳军,俘虏了百余官兵,并将他们囚禁在雍丘,准备杀害。

    令狐潮先去见燕军大将李庭望,淮阳兵俘虏乘机杀掉守卫,雍丘城内顿时大乱。

    贾贲、张巡等得以乘乱攻入雍丘,令狐潮弃城逃跑。

    最后天幕之上,播放着安史叛军包围雍丘的画面。

    安史叛军如同滚滚洪流碾压过河北大地,以泰山压顶之势,兵临富饶的河南,至雍丘。

    张巡守雍丘之时不过三千人,对手令狐潮有一万五千兵马。

    午时刚过,正是叛军犯困之时,清河城的城门打开了。

    张巡亲自统帅一支兵马出城,而且是雍丘最精良的一支。

    副手说道:

    “贼人兵马两万,我军不过数千,敌众我寡,难以取胜!”

    张巡嗤之以鼻!

    这种想法也是雍丘县诸多官员和武将的想法。

    可是张巡力排众议。

    张巡给出的结论也让众人震撼:

    “若是叛军没有招募更多人,我们出城与叛军精锐作战,十有八九会战败,

    但此时叛军在短时间内裹挟无数降军,人数增加到数万,

    突然增多的人,不但没有让叛军的战力更强,反而大大减弱。”

    张巡上了,直接莽上去了!

    擦,哄小孩玩呢?巡哥,您这样做真的合适吗?

    这话狗听了都得摇头啊!

    巡哥,你耍我们开心呢!

    这个说法,所有人都反对。

    但张巡力排众议,他觉得自己的判断是对的。

    于是他坚持带着人出城了。

    要不怎么说,知兵和不知兵天差地别呢?

    军队的战斗力,是通过相互协作,才能爆发出来的。

    叛军阵营中战鼓声和喝呼声起来,尘埃滚滚,声势浩大。

    张巡的兵马这边,有人神色胆怯,但张巡的旗帜却在最前面,人们见到张巡的旗帜,都鼓着勇气站在原地。

    等叛军冲杀过来的时候,藏在大军后面的八百骑兵突然绕道出动了。

    这些骑兵是张巡手里所有的骑兵。

    叛军哪里料到雍丘这种地方居然还能杀出骑兵来,真是见了鬼了!

    主力冲击被骑兵从侧翼冲得惨不忍睹,本来就被强行抓来的一批壮丁,很快就崩了。

    叛军一崩,就出现了人撞人的乱象。

    张巡站在高处,振臂一呼:

    “建功立业,就在当下,全军随我冲杀!”

    张巡自称河南都知兵马使吴王李祗的先锋使,亲率精锐冲入敌阵!

    鳌战一个时辰,张巡亲自带着三百甲士直奔帅旗而去,令狐潮大惊失色带头逃跑,燕军直接被击溃。

    在张巡指挥下,击退燕军多次冲锋,累计杀伤近万人,而唐兵也死伤一千余人;

    面对唐军的抵抗,令狐潮不得已退兵。

    吴王李祗闻之,举荐张巡为委巡院经略。

    【于是乎,令狐潮迎来了他的宿命之敌“张巡”】

    天幕上的声音如雷贯,张巡的彪悍却让人耳目一新,这位大唐的进士,让所有观看天幕的人为之震撼!

    靠!这县令也太凶残了吧?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张大将军?

    巡哥,别杀了,别杀了,妈妈害怕。

      。。。

    (本章完)


  (https://www.xddxs.net/read/3157899/11110971.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